Rui時評|“瑞安制造”出海,應更有自信
在卡塔爾世界杯的賽場上,雖然沒有中國足球隊拼搏的身影,但“中國制造”大放光彩,其中就有瑞安企業——佳倍爾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生產的教練席、替補席座椅。在向世界展示“瑞安制造”的同時,也給“寒冬”中出國搶訂單的瑞安企業注入強大信心。
信心來自深厚的創業創新“基因”。瑞安,是永嘉學派主要的發祥地、復興地和實踐地。在這座向海而生的城市里,敢為天下先的瑞安人從來不缺少拼搏的勇氣。他們走南闖北,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逐浪前行,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溫州模式”;面對疫情影響下的困難和挑戰,有著創新基因的瑞安企業家積極尋找應對之策,化危為機、危中尋機。正如“佳倍爾”這樣的企業,在這幾年的疫情影響下,從著重線下的經營方式轉向多平臺多渠道拓展銷售,迎來了海外市場的新機遇。
信心來自厚積薄發的優勢。從千家萬戶的“小商品大市場”,到汽車零部件、機械裝備、高分子材料、時尚輕工四大主導產業的形成,再到高尖端技術產品出圈,“瑞安制造”經歷了一次次的華麗蝶變。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的主火炬地面裝置系統減速機由“通力”制造;卡塔爾世界杯教練席、替補席座椅用上了“佳倍爾”產品;浙江華峰熱塑性聚氨酯有限公司上榜第七批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名單,登上國家制造業的”金字塔尖”。從“制造”走向“智造”的瑞安產品,早已不再是貼牌、代工的代名詞,更有信心在世界舞臺上搏擊,擁有真正的一席之地。
信心來自厚植的沃土。從村村冒煙的“低小散”產業集聚區,到“隱形冠軍”“瞪羚”企業云集的“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從“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到實施“個十百千萬級”智能化改造行動……瑞安政府部門為企業厚植發展的沃土,在政策的扶持下,一大批企業在這片沃土上真正成長起來,成為引領瑞安制造業發展中流砥柱。
他們注重創新,不斷研發核心技術,專注實業,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深耕某一領域,在細分“賽道”上長跑,迎來發展蛻變,也有了面對國際市場競爭的勇氣和底氣。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眼下,浙江省啟動“千團萬企拓市場搶訂單行動”,瑞安企業也應更有信心走出去,向世界展示“瑞安制造”的成果和實力,以高品質打響“瑞安制造”的品牌。期待更多的“瑞安制造”揚帆遠航。
(作者 戴志勝)
(編輯:管舒勤)